政策解析




最新科技资讯

俄研制出用于航天器的霍尔效应推进器
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了型号为HT-1000的霍尔效应推进器。 该装置通过高速喷射的离子流产生推力,可用于校正航天器运行轨道等。 据《俄罗斯报》日前援引科研人员的话报道,HT-1000推进器的研制工作已经完成,并顺利实施了对该推进器原型机的测试。

智慧技术让房屋建设周期缩短近60%
近日,由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举行第一期平顶仪式。 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简约公屋”计划中规模最大、单位数量最多的工程,该项目的高效推进为房屋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高效的路径。 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的“简约公屋”计划,目标是在2027至2028年度前完成兴建约30000套公屋。 “改善居住环境意义重大。

AI“虚拟卫星”追踪全球地表变化
人工智能系统AlphaEarth将卫星图像(例如这张灌溉农田图像)与其他类型的地图整合,从而呈现出数据丰富的地球图景。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据英国《自然》网站7月31日消息,谷歌发布了一款“AlphaEarth”人工智能(AI)模型,其如同“虚拟卫星”,能够整合海量的异构观测数据(包括卫星图像、雷达数据等),追踪地球陆地和浅海区域的变化。

国产eVTOL刷新海上空中快递新速度
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峰飞航空凯瑞鸥,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成功实现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试飞,大大缩短了之前依赖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的运送时间。

创新算法筛选出54种高性能光伏材料
记者近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种晓宇、何京津、冯晶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材料”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提出了“连续迁移”机器学习框架,成功解决了小数据集下材料多性能预测的技术瓶颈,为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效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 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材料性能预测中常受限于数据稀缺问题,尤其当目标性能样本量不足时,模型精度难以保证。

蝉尿对人体有害吗?专家:无害且无需恐慌
今夏,走在上海街头,蝉鸣声此起彼伏。 不少人在享受这份野趣时,却被不明液体打湿肩头,抬头望天不见雨,只见枝头蝉影跃动。 这场“天降甘霖”竟是蝉的排泄物,让人猝不及防。 最近在部分社交媒体,“上海蝉尿如雨”相关词条登上热搜榜,评论区成了“蝉尿受害者”的交流大会。 有网友发问:这从天而降的“蝉尿”是否携带病菌、会不会损伤皮肤? 一时间,关于“蝉尿有害”的传言四起。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RoboMaster 2025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在深圳收官
8月3日,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2025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在深圳收官。 上海交通大学交龙战队获得全国总冠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oboWalker战队、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虎战队、东北大学TDT战队分别获得亚、季、殿军。

画面公开!我国航母编队远赴西太,战斗机首次起飞查证无人机
十多年来,人民海军不断迈向深蓝、拿敌练兵、锤炼体系能力,一次次从0到1的突破,让每一次出航都是战斗力的升级赋能。 2025年6月,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远洋训练。 在训练中,成功处置对手多型飞机滋扰。 “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能不能打赢? ”“如果现在就打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能不能打赢? ”这是一定要面对的时代之问。

量子隧穿过程新观测颠覆传统认知
科学家在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现象——电子隧穿效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合作,首次观测到电子在量子隧穿过程中的“势垒内再碰撞”现象,颠覆了“电子仅在穿出势垒后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传统认知。

外骨骼机器人火了!能干啥?哪儿能买?贵不贵?
硬核科技、科幻元素、未来装备……一种可以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在今年5月前后火了起来,很多景区纷纷在“五一”假期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租赁业务。 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的热潮还没完全消散,新的机器人增长点又出现了。 用于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记者发现,销售外骨骼机器人的线下实体店非常少,大量的销售、展示、测试环节在线上完成。 真实的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在哪能看见,有哪些具体作用?
科技短视频
俄研制出用于航天器的霍尔效应推进器
排行榜
AI 技术
更多新能源
更多
规模化新能源系统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增绿”
7月29日,记者从太原理工大学获悉,《自然》新闻头条日前聚焦中国南极科考最新进展,高度赞誉了由太原理工大学孙宏斌教授牵头设计研发的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 据悉,该系统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启用。 长期以来,南极科考长期依赖燃油,全球约40个南极常年科考站的一次能源供给均采用燃油。 随着科考活动日益频繁,这一能源体系已难以满足“绿色考察”发展需求。
半导体
更多消费电子
更多
特斯拉放大招!廉价版 Model Y 来袭,国产电动车慌不慌?
朋友们,最近特斯拉搞了个大新闻,推出了一款 “廉价版 Model Y”。这消息一出来,汽车圈瞬间炸开了锅!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